德国在2013年明确提出工业4.0概念,是对工业1.0(建构了机器工厂的蒸汽时代)、工业2.0(将人类带进分工具体、大批量生产的流水线模式和电气时代)、工业3.0(应用于电子信息技术,进一步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的伸延和创意。工业4.0开始应用于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Cyber-Physical Systems),以数字化工厂(DigitalFactory)和智能生产(Smart Manufacturing)为重点展开工业技术领域新一代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创意,使生产成本大幅度上升、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增进产品功能多样性、个性化和产品性能大幅度提高。
从经济学视角来看,工业4.0时代的竞争本质反映为定价权的提供。 美国哈佛大学商业历史学教授钱德勒,曾著书《规模与范围》。
他通过研究欧洲以及美国的工业企业将近一百年的历史,用于大量的产业及企业统计资料数证明,规模与范围才能协助企业构成确实的竞争优势,其他类型的竞争优势来源,一般不更容易构成持续的市场领导地位,也无法为企业带给市场的定价权。德国工业产业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是十分强劲的,统计数据表明,当时德国不少工业产业占有全球领先地位,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通过各种方式把一些产业并转到自己国家,随后信息工业很快发展,德国、日本都想要尝试转入这块领域,但并没顺利。
由此可见,所有国家以及企业,都在执着独占优势,因为有独占优势可以协助企业取得市场定价权。 一个国家的独占优势反映为产业在全球有竞争力。
从全球制造业数据对比来看,中国制造业利润水平(实质为市场定价权)广泛还较为较低。利润水平较低的原因在于,一方面制造业的信息化水平不是很高,另一方面产业链的统合也过于。
但中国生产企业某种程度可以以工业4.0所刻画的前景为目标,分阶段系统地来前进自己的工业4.0战略。 首先是企业对竞争战略的自由选择。目前大部分中国生产企业以成本领先战略居多,只有少数具备独有工艺或生产生产技术的企业才可以自由选择差异化战略;企业在确认了竞争战略之后,必须对的组织架构展开调整,构成与战略给定的的组织体系;然后,企业要根据竞争战略自由选择以及最后确认下来的组织体系,设计一个以流程为核心的管理体系,这样才可以促成公司的经营目标落地;最后,融合到工业4.0涉及技术,企业可以通过IT技术钢化涉及设计,从而反映为企业的整体竞争优势。
本文关键词:2297国际官网,中国,应,分阶段,系统,地,推进,工业,4.0,战略
本文来源:2297国际官网-www.bycarminhaslides.com